•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上海股票配资网站:配资之家-广东佛山已确诊2471例 基孔肯雅病毒毒性如何 怎么防治

摘要:   7月22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2025年7月21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471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7月22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 ,截至2025年7月21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471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 、北滘镇、陈村镇 ,均为轻症病例 。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 ”)叮咬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 ,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潜伏期1–12天,多为3–7天。

  主要症状为 ,突发高热(常伴寒战);剧烈关节痛(多见于手腕 、膝、踝、指/趾等小关节 ,可迁延数月);2–5天后出现斑丘疹,多见于四肢及躯干;绝大多数患者5–7天即可恢复,个别关节疼痛可持续2–3个月 。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发布消息称,在一周之内确诊了478例基孔肯雅热。而这些确诊患者都指向同一个源头——一位从境外务工返乡的输入性病例。病毒跟随这名务工者入境 ,又在本地伊蚊的传播下悄悄扩散,最终酿成一场本地暴发 。

  和登革热有何区别?

  卢洪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基孔肯雅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的甲病毒属 ,为正链RNA病毒。1952年,基孔肯雅这种疾病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1953年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

  基孔肯雅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与登革热类似 ,容易误诊 。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我国曾于80年代在云南人群中发现存在基孔肯雅病毒感染。

  根据公开信息,基孔肯雅热1952年首次暴发于坦桑尼亚 ,这个病的名字源自当地土语 ,意思是“扭曲如被折断”,描绘了患者因剧痛而弯腰的姿态。

  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何剑峰表示,刚开始的症状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 ,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指关节等小关节;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 ,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至5天就退疹 。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

  据介绍 ,跟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呈现出两个“一样”,传播途径完全一样 ,都是伊蚊传播;防控措施一样,都是对发病人员进行防蚊隔离,灭蚊 、清理孳生地和做好个人防护。

  此外 ,两个“不一样 ” ,相比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 。虽然两者症状相似 ,都有发热、皮疹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 ,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

  专家提醒,虽然目前广东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但也需要重点关注新生儿以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 ,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 、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慢病患者,这些人群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容易出现并发症,请及时就医。

  无直接人传人

  基孔肯雅的流行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 。

  在城市型疫源地中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以人-蚊-人的方式传播,其流行以不定期出现的暴发为主;在丛林型疫源地中 ,受感染的灵长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以灵长类-蚊-灵长类的方式传播 ,其病毒流行可长期存在。

  另据卢洪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基孔肯雅病毒不会在人际传播,人通过被带毒的伊蚊叮咬而感染 ,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伊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8至12天的潜伏期再传播病毒 。病毒在蚊体内存活时间较长 ,甚至终生具有传染性。蚊虫在吸血时,如更换宿主,可立即机械传播该病毒。

  灭蚊是切断传播源、控制疫情蔓延的主要手段 。此外 ,该病毒不耐酸、不耐热,58℃以上即可灭活,70%乙醇 、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杀灭病毒 。

  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 ,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蚊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建议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 、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 、杂物堆等区域,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

  外出时 ,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 ,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 。在家中,可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 ,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尽量少在户外树荫 、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

  如果计划前往东南亚 、非洲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 。归国后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以便及时诊断治疗。

  此外,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2025年6月全球传染病事件风险评估》也特别提到虫媒传染病疫情带来的输入风险 。提醒出国旅行者重点关注墨西哥 、巴西、秘鲁、哥伦比亚 、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国 、泰国、越南和也门的登革热疫情,法属留尼汪岛、法属马约特岛和法国本土的基孔肯雅热疫情。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